自從1973年面世之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在技術上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如今,任何人只要手持無線接收系統就可以自動獲取該系統24顆在軌衛星所發送的信息,與此同時,智能手機供應商、服務商,以及其他一些專門提供“定位”服務的公司也都緊盯這塊市場。眼下GPS在室外的定位誤差范圍已經縮小到了5米!
不過一旦到了室內,由于重重墻壁的阻隔,GPS信號就顯得極其微弱甚至是無影無蹤了。如果你在大型購物中心內迷了路,根本無法利用室外GPS找到目的地。
正在研發中的室內GPS系統被稱為室內定位系統(IPS),它一旦趨于成熟,就可為包括移動廣告展示、產品銷售,以及室內地圖和導航在內的一系列新型設備創造出廣闊的市場空間。IPS的問世將使智能家居技術進一步完善,從而大幅度提升社會安全感,以及對各種突發事件的反應速度。
雖然對IPS系統的研究工作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也有一些室內商業定位服務投入使用,但迄今為止尚未有任何技術標準出臺。無論是采用無線電(如諾基亞公司)、超聲波(Sonitor公司)、紅外線(尼康公司),還是其他介質來提供定位,目前仍未有任何一項解決方案堪稱完美。
日前,美國斯坦福大學一個學生團隊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他們開發出了一套名為WiFiSLAM的室內定位系統,該系統主要利用現有的無線網絡和幾乎普及的智能手機來提供服務。
WiFiSLAM現階段的目標是利用建筑物內已有的WiFi信號,讓智能手機得以被實時精確定位,其誤差不超過2.5米。同時手機內嵌的羅盤和加速計亦能幫助其被準確定位。
另一家名為Locata的澳大利亞公司則在IPS研發這條路上走得更遠一些,他們近日宣稱自己已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GPS風格”的室內定位解決方案,其主要服務對象為倉儲和工業企業。該公司運用一種被稱做“TimeTenna”的專利技術,來提供誤差僅為幾厘米的精準定位服務,不過,該系統需要多個信號發射機作為硬件支持,它們將按照時間順序相互“鎖定”,對某一特定區域實施地毯式覆蓋,從而同步創造出一個新的室內網絡系統。
室內定位服務的未來市場前景極其可觀,上面所說的兩個例子不過是冰山一角。眼下有多達100家左右的公司正在努力研發室內定位、追蹤、地圖繪制和導航等方面的技術,其中就包括蘋果、谷歌、微軟、思科以及AT&T等跨國巨頭。
隨著各種新型解決方案的出現,那些老掉牙的導航方式,諸如商場購物指南以及紙質博物館地圖等終有一天會被徹底掃進歷史的垃圾堆。